平漯周高鐵項目箱梁橋面附屬三墻一體化施工突破400孔 |
|
|
|
9月23日,平漯周高鐵項目漯河示范區制梁場LHSFQ31.5ZW-400箱梁A墻澆筑完成,標志平漯周高鐵項目箱梁橋面附屬三墻一體化施工突破400孔,平漯周高鐵施工生產再上新臺階。 由華中公司承建平漯周高鐵站前六標漯商特大橋里程DK126+723.94—DK130+411.65(390號—501號墩)橋梁下部結構,長3.685千米;樁基896根,墩臺112座;負責漯商特大橋DK114+500—DK142+156段27.656千米箱梁預制、運輸及架設共計775孔,無砟軌道7.38千米,橋面系3.685千米。 橋面附屬三墻,包括豎墻A、豎墻B以及防護墻。相對以往橋面附屬三墻施工需在箱梁架設完成后于梁面上進行的工藝,項目部在箱梁橋面附屬三墻施工中大膽創新,首次采用與箱梁預制一體化生產的方式,實現了豎墻A與箱梁預制在制梁臺座上同步澆筑,豎墻B及防護墻則在存梁區完成施工,待橋面三墻全部完工后再進行箱梁的提運架設。施工過程中,項目部嚴抓質量關,推行“三檢五控”質量管控制度,通過工序自檢、互檢、專檢三級驗收,對模板安裝、鋼筋綁扎、混凝土配比、振搗工藝、養護條件實施全過程監控。 平漯周高鐵作為關中平原城市群與長三角城市群之間旅客交流輔助通道;是中原城市群腹地東西向高速鐵路通道、中原城市群城際軌道交通網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建成后對于提升城鎮化發展質量,推進沿線地區經濟發展、便利居民出行具有重大實際價值。 |
|
|
【打印】 【關閉】 |